(资料图)
重庆HuanXin第三天,是一个曲折的再认识过程。很多人会把成功的偶然归因于命运,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才华靠后,努力更靠后。就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方向错了,越努力越糟糕。那么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成功又该归因于什么呢?
金山意库是重庆公认最好的文创园区。“最好”的认定在于它是有清晰的产业定位的,而且它还做到了。它可以纯粹到完全不依赖旅游,所以疫情来了对它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也会有汰换,却是来自经济周期的影响,比如寄生于房地产行业的设计、广告服务商,“金主爸爸”不好过,他们也难过。金山意库印证着“定位清晰就可以改变地域认知,反过来可以影响区位的属性”这样教科书般的定义,这本身就难得。
最难得的还是运营商和 产业客户的双向奔赴。就以创意大师谢柯为例,他是难得的创造力爆表的斜杠人士,兴趣广泛还做什么像什么,任性出发却总能自圆其说,不以管理约束却能实现效率的结果,这样的天赋简直令人生畏。按理说,找他们的人应该很多,可以好好的精挑细选,选更优越的地段。可是他却选了当时还属初创地理位置偏远的金山意库落地生根,一开就是四种业态,每种都具有强烈的私域属性,妥妥的主力中的主力。金山意库之所以能成为重庆设计创意领域的高地,吸引大批高质量的头部客户入驻,谢柯在其中是扮演着锚定作用的。问他为什么会选这里,他说相信这样的团队是长期做事的,可以对话,可以信任,可以共同把环境做好。选址不如选人,人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原聚场是东原的一个基于社区服务的衍生实验,最初是从社区的灰空间开始,以温度促销售,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社区自治特点的以商养公与政府基层党群服务相结合的城市有机更新社群运营商,从经营空间走向经营人。我们可以看到空间不大却包罗着丰富的内容,很多都是业主自发组织,一老一小占据了很大比重,变成了老人们的棋牌室、排练厅,孩子们的托管所、电影院、阅览室,社群组织的活动空间。
栖息地则是一个被迫自持的社区商业基于主理人商业逻辑的再梳理盘活,加入了统一的精神内核,注入更多自然美学的元素,根据动静关系重新规划了业态分布,更重要的是让主理人加入了共创,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邻居,可以一起组织活动,可以一起发声。显然两种尝试都是基于人的出发,先有人的聚合,才有商业逻辑的测试。
一奥天地是一个疫情后更新过两次的地下车库改造商业。第一次是筋骨上的改头换面,通过下沉式广场的打开和公园元素的加入,让一个封闭的地下空间转变成为服务周边的中心公园。这一次则是灵魂上的洗心革面,通过导入宠物友好、滑板等户外社群,让这里俨然成为定向的聚集点。当这里成了狗狗自由撒欢、孩子释放天性的广阔天地,就完成了还魂的第一步,招商就不再是问题。
这三个案例虽然都是基于自身存量资产盘活的出发,却在积极寻找与未来大趋势的结合,无形中也推动着企业的转型。大概也正因为这样,东原的转型显得就没有那么被动,那么痛苦,反而后来居上走在行业创新探索的前列。无社区,不商业,这就是社区商业的本质,当你把目光投向这家门口的生意,没有居民的认可就是失败,只有他们把这里当作自己的主场,一切才顺理成章,才有商业的想象空间。信天不如信自己,当别人都认为开发商已经走到了末路,逆天改命只能靠自己。
借用我们的一位Xin使乔琦的感慨来做这篇文章的收尾。“今天探访的几个商业项目 听到的故事和遇到的人,让我特别感慨……世间无难事,只怕做对三件事:1、找对人!这是一切成功的根本,唯对的人才能做出对的事!2、热情!因为相信相信的力量,兵败于气,好的管理不单要有识人用人的眼光,更要调动气的智慧!3、坚持!所有的成功都是事后的总结,唯有坚持是从一开始就需要的力量。所以,哪有什么定不好的位,招不好的商,做不好的品牌? 过来人,你说呢?”
这位看官,您说呢?